NEXT
PREV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生天地>>学生活动>>正文
“时光拾趣承古韵,花扇与鸢共翩跹”——非遗手作社团成功开展传统手作体验系列活动
2025-04-15 20:39     (浏览次数:)

为弘扬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让青年学子在指尖流转中感受时光之美,纺织与服装技术系非遗手作社团于3月-4月在学生一站式社区举办“花韵扇影 香飘四季”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手作干花扇、古法制鸢两大体验环节,带领师生穿越时空,共赴一场传统美学与匠人精神的浪漫对话。

活动一

素手撷芳华,干花藏春秋

——非遗手作社“古韵新裁”干花团扇手作活动圆满落幕

一柄素绢,半盏干花,于方寸间凝固四季诗意。3月27日,非遗手作社团在大学生一站式社区举办“花韵扇影 香飘四季”系列之“古韵新裁”干花团扇创作活动,以现代花艺碰撞古典器物,吸引30余名师生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植物美学之约。

团扇,又称宫扇、执扇、合欢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团扇起源于中国,最早出现在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东汉时,大都用丝、绢、绫罗等材料制扇,并在扇面上点缀绣画。

永生花被誉为永不凋谢的鲜花,需要经过挑选、处理、染色、干燥等多个步骤,让花朵永远保持绽放的状态,无论是色泽、形态和触感都与鲜花无异。将永生花和传统团扇相结合,外观上具有灵动的美感,象征着永不凋谢的美好寓意。

创作区里,镊子、胶枪与素面团扇整齐排列。指导老师现场演示“叠、粘、衬、缀”四大技法:以蕨类枝叶勾勒山水轮廓,用勿忘我碎瓣晕染烟霞,借黄金球点缀星月流光。参与者打破传统绘画框架,将干花化作笔墨,在圆形绢扇上创作出《竹林听雨》《荷塘鹭影》等立体画卷。

每一把都饱含着创意与热情。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创作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干花与扇子结合的独特魅力。希望通过亲手制作的干花扇,能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成为这段美好时光的珍贵纪念。

活动二

非遗手作社“巧手制鸢”春风托举千年梦手作活动圆满落

4月10日,非遗手作社团在大学生一站式社区举办“花韵扇影 香飘四季”系列之“巧手制鸢”春风托举千年梦手作活动。

纸鸢,俗称风筝,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为风筝之雏形。后经鲁班改进,用纸糊之,更易飞翔。在岁月长河中,纸鸢从军事通讯工具逐渐演变为民间娱乐项目,每逢春日,孩童与成人皆手持纸鸢,奔跑嬉戏,祈愿春日安康、顺遂,其蕴含的文化寓意与美好憧憬,代代相传。

活动现场,同学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各式各样的精美扇鸢,还有机会自己动手制作,深入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扇鸢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飞行技巧。从选材、设计到制作,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大家纷纷发挥创意,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制作出了一个个独具匠心的扇鸢作品。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扇鸢文化的了解,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许多同学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深度,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财富。

同时,此次活动也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制作扇鸢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不仅增进了友谊,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未来,非遗手作社团将继续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将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途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文:刘荣/陈洋)




上一条:纺织与服装技术系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作品征集活动
下一条:“乒”出精彩,“乓”击未来!——纺织与服装技术系开展乒乓球比赛

推荐文章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宁夏职业教育园区
邮编:750021 电话:0951-2135132 0951-213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