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保加利亚访学生提供一个与中国文化深度对话的平台,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搭建中保青年友谊的桥梁,非遗手作社通过亲手制作“中药香包”“非遗漆扇”这种最具感染力的方式,让保加利亚访学生零距离、沉浸式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11月4日,非遗手作社开展“闻香识雅,执扇观漆”中华非遗文化体验沙龙活动。来自保加利亚的访学生们齐聚于此,在社团成员的全程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国非遗文化体验之旅。

在漆扇体验环节的开端,非遗指导教师首先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与耐心从容的示范。为了确保每一位国际学生都能跨越语言的藩篱,沉浸式地感受这项古老技艺的魅力,本次活动还特别引入了数字AI人技术。这位特殊的“助手”能够实时进行多语种翻译与关键步骤提示,将老师精妙的指尖艺术,转化为无国界的通用语言。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交相辉映下,同学们得以毫无障碍地跟随指导,亲手触碰流淌千年的东方美学。




在中药香包制作环节,社团成员提前将艾草、陈皮等中药材分装成小份,摆在桌上供访学生们观察。社团成员讲解中草药功效,教大家根据喜好将中药加入香包。
活动接近尾声,留学生们手持自己亲手制作的漆扇与香包,镜头前,大家高高举起作品,笑容灿烂。

此次非遗体验活动通过“中药香包”与“漆扇”这两项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深度的非遗手作,为保加利亚留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趣味的文化之旅。我们坚信,亲手创造的美好,将成为他们心中最鲜活的中国记忆,真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传播。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非遗手作社等平台,以更多元的形式推动非遗文化传播,让东方匠心跨越山海,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文/图:丁宇繁)